汽车新闻资讯网

当前位置:汽车新闻资讯网 > 正文

合资车企的2019:洗牌成为关键词 三巨头也挡不住 | 汽车新闻资讯

在原本就十分低迷的大环境下,合资企业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的激进、彷徨与不安。

世界上很难再找到一个国家,像中国一样,拥有那么体量庞大的合资车企。在中国的大马路上,跑着大量的、、等外国品牌的,但在这些车子的屁股上,同时会被印上“”、“”、“”等国内企业的名字。这是一种在全球比较罕见、但在中国司空见惯的现象。

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现实,源于很久以前一条产业相关的政策:所有外国车企,要在华设立制造工厂,需要与本地的一家具备生产资质制造商合资,且合资股比不能超过50%。

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,中国市场卖出了约2500万辆新车,其中超过60%是由国内的那27家合资车企生产。

如果把目光放到单个大集团上,这个比例会更加吓人。2019年,中国本土车企集团1-11月累计销售整车554万辆,集团2019年1-11月自有品牌的销量约为63.2万辆,在整个销量中的占比仅为11.4%。因此,有很多业内人士说,如果没有合资车企,就不会有今天的中国工业。

然而,2019年,发展了30多年的合资车企,却赫赫然展现出不同于往年的格局来了:

中国销量三强格局不再是、和轮流转,开始有中国品牌偶尔闯了进来;

与双向股权变更频繁,后的第二家外资控股合资车企正在浮出水面;

被长安拍卖,出售PSA股份,在国际上鼎鼎有名的跨国品牌在中国走向衰落;

与此同时,一些新生的合作关系表现得十分雀跃,如和,和等等。

中国的合资车企,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。他们要适应自主车企的日渐强大,要重新考量不断变化且多元的中国市场需求,还要面临“新四化”带来的生死考验。这种时候,合资车企内的每一方都开始紧张地思考,自身的护城河是什么。尤其是在原本就十分低迷的大环境下,他们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的激进、彷徨与不安。


1

大巨头的“护城河 被撕破

2019年12月9日那天,一则“月销超过”的消息在人朋友圈刷屏。对中国品牌来说,这是历史性的一刻,对于合资企业来说,发展似乎也到了一个“拐点”。

十多年来,在华厂商销量排行榜上的前三名,一直由、、争相霸占着,虽位置偶有互换,但基本上都是“内部垄断”。的突围,意味着曾经固若金汤的合资帝国,护城河被撕开了缺口。

的失守,大概率要怪罪到“三缸机”头上。作为推行三缸机最为积极的车企,计划到2020年实现近70%的“三缸机”装机率。然而,现阶段市场仍对三缸机戒心重重,这间接导致曾在中国市场六度夺冠的,在2019年迎来了最难堪的成绩——1-11月共销售新车148万辆,仅比多出18万辆。

喜欢“研究中国”的或许早意识到了市场即将面临的重构,早早地做了产品规划。

2019年,针对市场发起了义无反顾的进攻。下半年,“+”便已经实现对老将“+”的全面碾压。不仅如此,2019年还推出了均价更低的品牌,该品牌凭借VA3和VS5两款车就为其带来了4万辆的纯增量(1-11月)。两项大动作,让重新夺回了久别10年之久的销量冠军。

不过,却跟南辕北辙。产品架构较完善的,1-11月销量同比下降了6.7%。而且,部分归因于的存在,旗下品牌遇到了比较大的挑战:2019年 1-11月销量为24.3万辆,同比下降了24.4%。

不仅如此,在2019年最后一个月,一个“碰撞门”事件,更是使光鲜亮丽的外衣被扒下,露出了难堪的内里。许多粉丝直呼,素来在消费者印象中敦实厚重的神话形象,即将破灭。

实际上,年初的时候,便频频传出倒闭、国产减配、高层吸毒的消息。对于这个现存资历最老的合资企业来说,可能“至暗时刻”还没有到来,但更大的危机似乎已经在酝酿之中了。

唯一还能保持高歌猛进的只剩下日系。整个中国业还掀起了一场研究“日系车为什么火了”的运动。多数媒体都得出观点,日系车有制造精密度层面的优势,加上多数日系车擅长节油,当整个市场进入成熟期,消费会趋于保守,开不坏的、正当其时。

除此之外,从第一季度开始,人们便始终关注着日系与德系的“份额之战”,虽然最终也没能反超。但值得褒奖的成绩是,5月,日系市占率达到了23.83%,和德系只相差约0.7个百分点。


2

老牌合资企业的势力范围在重构

和、的掉队相比,另一些美系、韩系、法系的合资企业则要痛苦得多。等主力合资军团正强力下压,等国产后备军则轮番上攻,处于夹心层的他们面临的是内外夹击的竞争困境。

譬如,这家一度长达28个月没有全新车型推出的企业,如今已渐渐退出主流合资行列。2019年,虽然有环比呈正增长的态势,但年销量只剩20万不足,相比2016年96万辆的销量成绩相去甚远。

同样遭受销量“腰斩”的还有和,前者在2019年年初刚换上PSA集团高管罗思博任总经理职位,年末便被传遭公司出售部分股份;后者虽从4月开始实行产销融合的“一体化”运营,但直到年末都还没将“国五车”清库完毕。

和都同比下降了17%左右,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日渐甚微。不过,韩系车近几年在许多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定位,已经低于一些实力强劲的自主品牌。因此也有人评价其目前的市场表现,已经是和奋力调整后一个相对合格的结果了。

处在逆境中的企业,纷纷搬来他们的“救火队长”。不过,寄望于一个强人掌舵就能挽救企业命运的设想,可能也有点化。能不能把以前的课都补回来,还需长时间观察。

总的来看,这些合资案例反映的是,传统的单纯靠引进产品就能躺着赚钱的合资模式,已经成为过去了。

在这些企业对外公布的复兴计划中,他们也纷纷表达出自己的反思:包括“双签制度”在内的合资制度是否会影响决策效率,因为一旦效率落后,就意味着新车比对手更晚、更贵;他们的品牌建设是否有怠惰,一旦怠惰了,实力较强的自主车企就会迎头赶上;管理系统是否健康牢固,一旦市场遇冷了,最先失守的就是系统。

从销量层级来看,分化与淘汰、撕扯与重构成为了2019年合资车企的主旋律和新常态。而如果将目光转移到中外合作双方的权力分布上,这几个词汇也同样适用。


3

股权博弈 独自建厂 时代不一样了

距离中国领导人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上对外表示“尽快放宽行业外资股比限制”已经过去一年多时间了。

在这期间,除了2018年确定对的持股比例由50%增长至75%之外,2019年其他外方尚未有实际性的计划公布。不过,透过一些讯息,业界还是能够洞察到,某些合资企业的蠢蠢欲动。

比如,。7月份,集团收购了约5%的股份,此举便引发了人们对加筑城池防“黄雀”的怀疑。而12月,集团又启动一项计划,拟将在股份增加至10%左右,这更加让人对股比调整浮想联翩。今年也有消息称计划将的持股比例从49%提高到至少65%,但遭至辟谣。

也是股权动静最大的车企之一。2019年3月,集团CEO迪斯在“狼堡“公开表示:“计划在2020年调整在华合资股比”。集团未来在电气化上的投入将超过300亿欧元,对他而言最直接的增长点或许就是股比调整。

但、不是华晨,在就股比扯皮方面,两家共和国头部企业还是有筹码的。尤其是,在迪斯发声后几天还硬气回怼称,集团未与集团就“调整股比”一事进行过磋商,集团也未正式向集团提出过讨论股比的计划。

硬气归硬气,人们担心的是,长久以来作为核心技术输出者的外方,可能不会给予中方太多讨价还价的余地。人们甚至担心,BBA和之后,任何有技术筹码的跨国车企,如、等,之后可能都会效仿。

而且,随着2019年12月30日首批15辆国产完成交付,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独资的大门,被马斯克一脚踢开——合资股比限制已是强弩之末。


需要注意的是,往更远处想,在后合资时代,中国车企是不是就完全没有话语权了?

并不是每一个外方都能像一样“一路绿灯”。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接受采访时说,“项目,是有史以来外资在最大的一笔制造业投资。去年从签约、拿地到开工只用了半年时间。”但,这仅仅是才有的特殊待遇。

这些年来,合资车企强是强在一方面,他们拥有外资集团全球领先的车型产品,但另一方面,中方在处理同政府部门关系、本土市场需求分析、网络拓展、市场推广、品牌本地化等领域,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
一旦脱离了这些大型央企或国企,外方很有可能像很多新势力一样,一时摸不着头脑。如何把控和权衡各种因素,尽量少给自己“埋炸弹”,是后合资时代留给合资车企们的天问。


4

“国退民进” 合资模式的新探索

一边是传统的合资关系在解构,但是另一边,却有更多新鲜的合资车企在兴起。

2019年3月28日,和宣布,将在中国成立一个50:50的合资企业,共同生产smart,合资公司总部设在中国。

2019年11月29日,中国张家港冠盖云集,集团与集团,联合对外发布了他们以50:50的比例组建的新合资公司——光束,一方还披露了未来将在这里生产MINI纯。

这两个合作,不仅仅是两家非典型合资公司的成立。尤其是集团,在已经与华晨达成共识,获得75%控制权的情况下,为何还要在中国成立一家50:50合资公司?

让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外方的故事。

smart品牌,作为个小型平台,一方面在研发的时候成本巨大,另一方面,难以制定较高的价格,再加上销量规模只有13万辆左右,造成了该品牌常年的亏损。

MINI品牌,其主要生产工厂位于英国北牛津,产能达23.45万辆的工厂,制造成本上是毫无竞争力的。路透社2019年便报道过,研发的成本,正在不断地吞噬的利润。

在整个工业,极速在向智能电动化时代转型的过程中,任何拖累公司整体业绩的业务,都将会面临被砍掉的威胁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和都急于为这两个品牌寻找合作对象。

从这里开始,我们可以清晰看到,合资车企发展路上出现了政策驱动转向成本驱动的路线折点。有消息称,-新任CEO康林松,原本有意停掉smart业务,结果李书福给出了一个比较好的选项。虽不打算放弃MINI品牌,但和的合资,也让MINI未来发展有了可能。

当然,这背后共同的逻辑力量还有,世界车企巨头开始认同中国完备的智能电动化供应链和创新能力。

不过,这两家企业也仅仅是刚打开考卷,更少“形式主义”的民营企业能不能和外国品牌合作“考个高分”,目前还缺少的案例。

两年前成立的,其消息已经鲜有人问津;2010年与共同按照50:50的股比成立的,也表现得不温不火,如今销售业务被接管,能否迎来转机还有待观察。

总之,新的洗牌已经开始,是本土大集团、跨国大巨头也很难左右的那种。

相关文章
【观察】捷达的进击!? | 汽车新闻资讯

【观察】捷达的进击!? | 汽车新闻资讯

可能没那么可怕。 查看更多

作者:董楠 于杰 2019-12-17
三问奇瑞混改 | 汽车新闻资讯

三问奇瑞混改 | 汽车新闻资讯

希望混改后的奇瑞,具备了解答这些疑题的能力。 查看更多

作者:董楠 于杰 2019-12-11
东风日产的“解题思路” | 汽车新闻资讯

东风日产的“解题思路” | 汽车新闻资讯

解题不是抄答案。 查看更多

作者:董楠 2019-11-28
热点排行
调查问卷